
(12月23日-12月27日十年期国债活跃券)
1、国办专项债“新政”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
《意见》针对专项债各环节优化后,后续政策重点或放在落实上。综上分析,《意见》是对过去多年以来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环节的一次总优化,涉及投向、预算平衡、审核管理、发行使用、管理监督等方方面面。同时,考虑到《意见》是在专项债提前批下达之前发布,2025年专项债发行或可通过上述新机制,扩大投向和加速落地,对稳增长起到更加直接的效果。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的要求,2025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可能也将加速,对经济全年开局起到支撑效果。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此次专项债新规核心五个变化,主要是专项债可投向领域扩大、专项债审核权下放和审核机制常态化、专项债额度分配向大省倾斜、专项债偿还资金来源拓宽以及强调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可能的影响,一是2025年专项债发行节奏可能倾向于前置,而非类似今年明显后置,尤其是一季度或叠加2万亿置换债发行,容易造成地方债集中供给;二是专项债偿还资金拓宽,不再局限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和项目收入,使得专项债风险属性向一般债靠拢,二者利差可能进一步压缩;三是专项债使用效率提高,有利于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尤其是基建行业景气度可能因此受益。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

专项债加力稳投资稳增长。历史上,城投和政策性银行曾是政府准信用扩张的主体,一方面,2017年之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是扩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一定程度助长了隐性债务,但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风险;另一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也有力支撑了基建投资的增长。今年以来,专项债使用范围、管理方式和政策导向均发生明显变化,在债务置换的大背景下,专项债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逐步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预计2025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或较为明显。
2、债市回调结束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当前1.7%的市场利率水平或隐含市场对明年年初降息20bps的预期;当前市场交易热度对比今年二季度的峰值水平仍有较大差别,债市杠杆率也处于适中水平,同时年末负债限制下仍有较多机构出现踏空。目前来看基本面、政策面短期难有太大阻力,在此背景下市场或延续惯性做多思维;而机构自发性止盈也需寻找动因,我们认为央行监管态度和宽货币利多出尽最值得关注。若机构秉持“调后买机”思维,利率或难有大幅度调整空间;保险业更多增量资金在年初“开门红”保费收缴完成后,也将在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逐步转化为资产配置,同样会成为债市重要的托底力量。
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
本轮一小波调整暂告一段落。虽然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但跨年资金面依然相对宽松,使得利率再度大幅调整的可能性或许不大。与此同时,当前市场对于长端利率1月调整的预期格外一致,市场共识越强,等待1月进场的资金也越多。因而逢调依然买机,当前或是值得小步加仓的时机。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靳毅
若明年5年期LPR同样调降60BP,则首套、二套房贷实际收益可能下行至1.5%和1.8%左右,对应10Y国债的底或在1.5%-1.8%之间,30Y国债的底或在1.8%左右。总结而言,短期来看,当前收益率点位已定价约20-30BP的降息预期,继续快涨的空间相对有限。而从明年全年维度考虑,当前的点位可能并非收益率的下限,长债和超长债仍有一定下行的空间,“每调买机”的策略可能持续奏效。可关注2025年一季度,降息预期落地、交易盘止盈,以及两会增量政策冲击的情况。
国泰君安固收研究资深分析师唐元懋
短期中,尚可把握30年国债更为宽阔的修复空间与久期价值。在本轮回调中,机构降低久期止盈的背景下,30年国债面临较重的抛压,带动30-10Y利差走扩2.3bp至25bp;而虽然后续多头情绪修复,但由于监管预期还未彻底缓解,机构投资者在拉长久期的过程中也优先考虑7-10年国债,这使得当前30年国债还有一定的修复空间,若后续监管预期继续边际弱化,建议及时增仓超长国债把握久期价值。一季度如果再现调整,可布局超长地方债以及二永等宽利差品种。一方面,超长久期地方债性价比较为凸显。
3、降准预期落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在降准方面,预计2025年降准幅度为50BP~75BP,配合买卖国债工具、买断式逆回购工具的使用,可以节约宝贵的降准空间,降准时点也可以更加灵活。考虑到存款增长的节奏和MLF到期节奏,2025年第一次降准可能发生在第一季度。降准不仅仅需要考虑流动性的“量”,还需要考虑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两个流动性指标在统计计算上的达标需求,降准提供的无期限长期资金不是其他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的短期限流动性资金所可比的。同时,降准对维持商业银行必要的净息差也会起到比公开市场操作更积极的作用。
国联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清荷
2024年12月9日政治局会议中货币政策定调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或预示着2025年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我们认为,2025年央行或将有100BP的降准,和40-50BP的降息,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也将持续发力,打通信贷传导,加强与财政的配合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年底前降准可能性比较高,降息可能要到2025年择机落地。“展望2025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将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政策利率有望下调0.5个百分点,显著高于今年0.3个百分点的降幅,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推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全面下行。不排除2025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
德邦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吕品
市场对于年内还将降准25BP的预期或已落空。12月政治局会议时隔10多年再提“适度宽松”,降准降息预期升温,叠加机构抢配,债市抢跑提前定价双降预期,利率快速下行,至12月20日10Y国债利率已经触及1.70%关口。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临近年末,市场所预期的年内再降准预期或已落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
目前尚未观察到足够的降准时点信号,不过,从央行配合积极财政,跨年等资金面扰动,助力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与信贷业务“开门红”等方面考量,不排除年底前后(特指阳历)央行出台降准,并配合其他中短期限的流动性工具。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跌不动的债市,拦不住的“疯牛” | 债圈大家说(周刊)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东方财富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沪股通 深股通 港股通(沪) 港股通(深) 热门资讯 多家A股公司 发布回购计划 十大券商首席展望2025年 三大指数收涨 近4400只股票上涨 腾讯回应被列入美国1260H清单 焦点专题 第十一届Choice最佳分析师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淘宝将全面支持微信支付
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卫星互联网迎高速发展
视频
一键关注财经大咖
热点推荐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162
人评论
2025-01-07
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东方财富免费版
东方财富Level-2
东方财富策略版
妙想投研助理
Choice金融终端
证券交易
东方财富证券开户
东方财富在线交易
东方财富证券交易
关注东方财富
东方财富网微博
东方财富网微信
意见与建议
天天基金
扫一扫下载APP
基金交易
基金开户
基金交易
活期宝
基金产品
稳健理财
关注天天基金
天天基金网微博
天天基金网微信
东方财富期货
扫一扫下载APP
期货交易
期货手机开户
期货电脑开户
期货官方网站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关于我们
可持续发展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征稿启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