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铁行动”可能很少被人知道,但是“仁川登陆战”肯定是很熟悉的。
仁川登陆战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具有决定性的战斗,这一战之后,朝鲜人民军败退,联合军和韩国的军队开始反攻,一步步向北推进,最终止步于鸭绿江。
1950年10月,彭老总带着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当时在美国人心中,中国是不会出兵的。因为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如果他们出兵,肯定是不利于自己国家的发展的。
美国的想法正是新中国领导人的想法,他们也在担心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想问题更加长远,不局限于当前的现状。如此之下,就有了抗美援朝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的胜利。
志愿军的入朝,打破了美军的计划。美国的麦克阿瑟曾表示,要在感恩节之前全面占领朝鲜,这样他们就可以回去过感恩节了。但是随着志愿军的加入,他的豪言壮语破灭了。
这两次战役,联合军退守“三八线”以南。之后他们并没有想要再次发动战争的想法,而是停军休整。身经百战的彭老总看得出来,他们是想要赢得休整的时间,等着之后卷土重来。于是在和主席汇报之后,第三次战役由志愿军发起。
只是这次战役有所不同的是,就是联合军退得太快了,我军很快就打到了“三八线”以南,占领了汉城。
彭老总鸣鼓收兵
在第三次战役之后,联合军的主力军撤退迅速。在这次战役中,志愿军消灭敌军只有一万多人。战役胜利了,金日成和苏联的顾问他们一致要求乘胜追击,说这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是一举消灭敌军的好时机。
但是彭老总的脸上写满了愁容,他并不这样想。彭老总从革命开始,经历了数不清的战斗。无论是小范围的战斗还是大兵团作战,彭老总都非常有经验。因此美军的这种行为很不正常,他看得出美军是有阴谋的。
再加上,前三次战役,志愿军接连作战,消耗得很厉害,也需要时间调整休养,还有就是后勤的问题。从这种种情况看来,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停军休整,以备之后的战争。
彭老总的这个想法,金日成很不赞同,他被前面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完全忽略了美军的军事实力是超过志愿军的,一心想着继续战斗,不光如此,他们还把彭老总不愿意继续出兵的行为汇报给了主席和斯大林,让他们来给出判断。
而后彭老总就回到了国内,向主席汇报情况。
后勤不给力,彭老总很生气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后勤物资都是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支持。在国内的战争,我们有百姓的支持,在每一个地方都有后勤的补给。
但是在朝鲜的战场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情况。特别还是美军的武器很是先进,我军和美军对战,就加剧了弹药的消耗,补给甚是重要。随着战线的拉长,后勤补给的困难加剧,根本达不到作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志愿军很难支持长时间作战。
还有就是美军享有绝对的制空权,我军的补给线多次遭到美军的轰炸。第三次战役之后,运输线更是增加了100多公里,后勤运输更加困难,确实不适合在战斗。
而在彭老总回国汇报工作的时候,他向主席阐明了自己的想法,还因为物资的事情生气。在北京的会议上,彭老总提出这些问题,希望得到国内的支援。但是国内的情况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苏联又拒绝提供必需的军火上的援助,这让本就生气的彭老总更是恼火。
他说:“这也困难,那也困难,你们就应该到前线看一下,看一看战士们吃的都是什么?美国的战士都有肉罐头,而我军只能吃雪。他们在前线战斗,我们不能那他们的性命开玩笑啊。”
也正是因为彭老总的这次发火,之后很多地方都开始制作炒面送往前线,战士们的生活才有了改善。彭老总决定休整,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解决志愿军的后勤问题。
斯大林:东方天才军事家
当时在朝鲜彭老总决定停军休整的时候,金日成还是坚持乘胜追击,彭老总就说:“人民军队十几万人已经休整两个月了,你们可以自己指挥,继续南进。”然后金日成他们就犯难了,只能声称他们还需要继续休整,不能参加战斗。
彭老总看着他们,也没有说话。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彭老总说:“战争不是儿戏,我们不能拿战士们的性命开玩笑。我们现在不追击,如果错了,我负责。”
虽然如此,苏联的顾问告诉斯大林,说彭老总太过保守。而斯大林最后说:东方战场一切听彭的指挥,他是东方的天才军事家。之后这个顾问就被调回了苏联,不准许他在产后朝鲜战场的相关事宜。
正如斯大林所说,彭老总就是东方战场的军事天才,他有绝对的智慧和军事能力去指挥大兵团作战。而朝鲜战场的最终的胜利,也说明了一点,彭老总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而当时,彭老总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他害怕美军再来一次“仁川登陆”,这样志愿军在朝鲜的战场就没法获得主动权了。
彭老总是久经沙场考验的将领,他的作战经验真不是一般人能够与之相比的。也正是因为彭老总的作战智慧,在朝鲜的战场上,志愿军打出了中国的国威,让之前小看我们的国家,再也不敢看轻中国。